石雕佛像為什么更喜歡用白色石材?
上傳日期:2022-09-14 09:25:14 瀏覽次數覽111次
佛像雕塑是我國的傳統藝術,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佛像雕塑擺件;常見的有木雕佛像和石雕佛像等等。大部分佛像雕塑都是用來放在寺廟中供奉,其中木雕佛像大多擺放在大殿內,而石雕佛像則擺放在露天的室外場所。當我們去寺廟觀佛禮佛的時候,總會發現大部分石雕佛像都以白色石材為主,常見的有花崗巖石雕佛像和漢白玉石雕佛像。當然寺院中的石雕佛像還有一些是青色的。不同顏色的石材不僅代表著佛像的功能,也代表著不同的用意。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,有著不同的膚色和穿著不同顏色的服裝是一樣的道理。
白色是一種特殊的顏色,可以象征公正、純潔、端莊、正直以及超凡脫俗。因此白色能反映出佛的潔白無瑕,佛的虛無,佛的潔凈以及佛的光明正大。在佛教雕刻藝術文化中,白色石材的運用是十分廣泛的,尤其各種菩薩大多都是以白色石材為主。常見的有觀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等等;她們的形象都是一身白衣加身;能讓人感受到神佛菩薩高尚圣潔的強大氣場。因此,寺廟石雕佛像大多都喜歡用白色石材進行雕刻,潔白無瑕的白色石材不僅可以讓石雕佛像看起來更加清新秀麗,而且也可以象征著佛的潔凈和純粹。
目前寺廟中白色的石雕佛像有很多石材可以選擇,常見的有漢白玉、花崗巖等等;這兩種石材不僅外觀和質地都不同,而且其所適用的環境也有很大的不同。比如花崗巖石材硬度高,密度大;且很容易雕刻;而且花崗巖石材具有很強的抗風化和耐腐蝕能力,可以在室外露天場所長期擺放。不僅如此,花崗巖石材的儲量大且開采成本很低,適合用于制作大型的石雕佛像。而晶瑩剔透的漢白玉雖然質感和色澤上,比白色的花崗巖略勝一籌,但是由于漢白玉石材的開采成本很高,而且漢白玉石材極其不耐久;通常只適合擺放在室內大殿。由此可見,供奉在寺廟大殿外的這些白色石雕佛像,大多都是用花崗巖雕刻而成的;不論是從美觀度還是制作成本上都十分適合寺廟的選擇。
轉載:互聯網(侵權請聯系刪除)